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創辦于1957年,前身為廣東民族學院,首任校長是老一輩革命家羅明同志。1977年開始培養本科生,200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單位,2021年獲批廣東省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高校。學校坐落于廣東省省會、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——廣州,現有東校區、西校區、北校區、白云校區、河源校區等5個校區。圖書館建筑面積8萬余平方米,紙質館藏總量241萬余冊、中外文紙本期刊6147種;中文電子圖書約165萬種、中外文學位論文約565萬篇;視音頻資源約18.25萬小時。
學校設有26個二級教學單位,74個本科專業,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.2萬余人,研究生2500余人。打造民族學、教育學、控制科學與工程3大學科高峰,ESI工程科學學科全球排名前1%;現有經濟學、法學、教育學、文學、理學、工學、管理學、藝術學、歷史學等9大主要學科門類,有民族學、教育學、中國現當代文學、控制科學與工程、機械工程等5個省級重點學科,中國現當代文學、通信與信息系統、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等3個珠江學者設崗學科,教育學、民族學、新聞傳播學、控制科學與工程、中共黨史黨建學、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,教育、電子信息、機械、能源動力、會計、新聞與傳播、應用心理、交通運輸、設計等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。
學校秉承“厚德博學、唯實求新”校訓,堅持“服務產業,引領職教”辦學理念和“一個創新,兩個轉化”發展理念,突出技術性、師范性、民族性人才培養特色,強化國際化、數字化人才培養優勢,構建“技術+師范”發展新格局,著力培養具有良好數字素養的高素質卓越工程師、職業教育師資、基礎教育師資和高水平應用型專門人才,奮力建成立足灣區、服務全國、面向世界的一流技術師范大學。
備 注:
聯系部門:招生就業辦公室
聯 系 人:湯老師
咨詢電話:020-38265603、38256659
傳 真:無
招生網站:https://bkzs.gpnu.edu.cn/index
郵 箱:zsxsc@gpnu.edu.cn
院校地址:廣東省 廣州市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中山大道293號
郵政編碼:510655
本科計劃招生人數
普通類
理工類3人 文史類2人
專業數
理工類7個 文史類4個
本科計劃招生數
普通類 理工類3人;文史類2人
001 漢語言文學(第一學年在河源校區,第二至第四學年在廣州校區)(文史類)
002 學前教育(第一學年在河源校區,第二至第四學年在廣州校區)(文史類)
003 金融學(第一學年在河源校區,第二至第四學年在廣州校區)(文史類)
004 國際經濟與貿易(第一學年在河源校區,第二至第四學年在廣州校區)(文史類)
005 學前教育(第一學年在河源校區,第二至第四學年在廣州校區)(理工類)
006 漢語言文學(第一學年在河源校區,第二至第四學年在廣州校區)(理工類)
007 金融學(第一學年在河源校區,第二至第四學年在廣州校區)(理工類)
008 國際經濟與貿易(第一學年在河源校區,第二至第四學年在廣州校區)(理工類)
009 應用統計學(第一學年在河源校區,第二至第四學年在廣州校區)(理工類)
010 軟件工程(第一學年在河源校區,第二至第四學年在廣州校區)(理工類)
011 網絡工程(四年全部在廣州校區)(理工類)
2008年,心葉創始人兼校長張志軍,教了1名香港2名臺灣籍學生聯考數學,就此開始了港澳臺聯考課程之路。2010年底,心葉教育港澳臺聯考全日制課程開始,從2011屆全日制2人周末班3人,到2025屆港澳臺聯考全日制班100人周末班14人,全日制班人數逐年增加。2011屆至2025屆,15屆一共培養學生1045人,其中清華大學2人,北京大學9人,上海交通大學23人,復旦大學15人,中國人民大學4人,浙江大學7人,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人,南京大學20人,武漢大學34人,同濟大學18人、上海財經大學24人,北京航天航空大學15人,中山大學21人……,其中650分以上有72人,600分以上285人,高分比例居全國之首。2018屆,心葉七校班李享問鼎當年理科全國狀元。2020屆,心葉七校班李卓問鼎當年理科全國榜眼。
更多華僑港澳臺聯考資訊,
關注心葉公眾號。
聯系我們
張校助理夢露17521235450(微信同號)
張校助理甜甜18964906011(微信同號)
張校 13524470127(微信同號)